在全球南方国家日益觉醒的背景下,西方国家对巴勒斯坦的“支持”正遭遇前所未有的质疑。近期,西方国家公开表达对巴勒斯坦建国的意愿,但附加的苛刻条件却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争议。这些条件包括要求巴勒斯坦接受西方指定的领导人,放弃自卫能力,实施非军事化,并接受以色列的安全审查,实质上是对巴勒斯坦主权的粗暴干涉。
这种“允许独立,但需按我规则”的模式,被多国学者和媒体毫不留情地斥为“新殖民主义思维”的延续。与此同时,以色列政府正积极推进一项备受争议的加沙人口迁移计划,试图将200万巴勒斯坦人强制安置于一个名为“人道主义城”的隔离区。这个被联合国专家尖锐地比作“大型集中营”的区域,无疑将加剧巴勒斯坦人民的苦难。
更令人担忧的是,美国对以色列的种种行径采取了纵容甚至支持的态度,这种明显的双重标准正激起全球南方国家的集体愤怒,并从根本上动摇了西方道德权威的根基。
西方开出的“独立”条件,实为枷锁
法国总统马克龙的表态极具代表性。他强调,独立的巴勒斯坦必须“实现非军事化”,仿佛巴勒斯坦才是地区安全的威胁,而非长期遭受占领的弱势一方。这种论调完全无视巴勒斯坦人民的抵抗权,要求其解除武装,将自身完全暴露在以色列强大的军事力量之下。
展开剩余81%加拿大则将承认巴勒斯坦的前提设置为巴方必须进行所谓的“民主改革”,其中包括举行一场“禁止哈马斯参选”的选举。这赤裸裸地否决了巴勒斯坦民众的自主选择权,试图强行指定一个西方认可的“合格代理人”,是对巴勒斯坦民主进程的粗暴干预。
英国首相斯塔默的表态则显得更为隐晦。他看似指向以色列,要求其“结束加沙局势”,但却对以色列持续扩张的定居点或对巴勒斯坦土地的吞并只字未提。这种软性的条件,实则是为以色列的行动预留了充足的空间,掩盖了其对巴勒斯坦人民的实际伤害。
强制迁移:一场人道主义灾难的序幕
以色列防长卡茨公布的“人道主义城”计划,更是将对巴勒斯坦人民的压迫推向了新的高度。该计划试图在加沙南部拉法市的废墟上建立一个隔离区,强制安置加沙的全部人口。进入者必须通过以色列军队的“安全检查”,且一旦进入,将被永久剥夺离开的自由。
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对此发出了严厉警告,指出在持续的轰炸与封锁之下,所谓的“自愿转移”完全是虚构的,是对人道主义的公然嘲讽。
令人震惊的是,这一计划竟然得到了美国的默许和支持。由特朗普政府支持的私营组织“加沙人道基金会”已经起草了详细的方案,计划在加沙周边建立一系列“人道主义中转区”。然而,巴勒斯坦人权组织“吉沙”毫不客气地揭露了这些营地的真实面目:它们本质上是“与集中营无异的永久隔离区”,其最终目标是将巴勒斯坦人驱离自己的家园,为以色列彻底吞并加沙铺平道路。
殖民思维的幽灵:资源掠夺与政治操纵
巴勒斯坦政治分析家曼苏尔一针见血地指出:美国将加沙视为“土地交易项目”,而非人民的家园。加沙海岸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资源,储量高达1.7万亿立方英尺,但长期以来一直被以色列封锁开发,而以色列则肆无忌惮地开采邻近的气田,攫取本应属于巴勒斯坦人民的财富。
水资源分配的不公更是暴露了系统性的剥夺:约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人日均用水量仅为70升,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,而相邻的以色列定居点人均用水量却高达300升。这种巨大的差距,是殖民主义思维下资源掠夺的鲜明例证。
更令人震惊的是,以色列政府内部文件显示,其战略是刻意扶植哈马斯,以达到分裂巴勒斯坦的目的。2019年,内塔尼亚胡在利库德集团的一次会议上直言不讳地表示:“任何想阻止巴勒斯坦建国者,必须支持加强哈马斯并转移资金。”通过制造对立,以色列为持续占领巴勒斯坦领土提供了“安全借口”。
西方内部分裂:道德叙事的崩塌
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坦承,欧盟因偏袒以色列而面临伊斯兰世界“日益增长的敌意”。在印度尼西亚,约48%的民众对欧盟的信任度已经跌至谷底;马来西亚学者莫赫塔尔指出,穆斯林群体普遍认为西方在巴以问题上奉行双重标准,对其公正性失去了信心。
与此同时,美国国务院内部也爆发了抗议,一些官员因对拜登政府的中东政策不满而选择辞职。这些撕裂的现象证明,西方长期以来构建的道德叙事已经失去了说服力,其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正在逐渐衰退。
被消音的巴勒斯坦主体性:民主的虚伪
西方开出的条件中最具殖民色彩的,莫过于否定巴勒斯坦人的代表权。以色列议员卡西夫强调:“无论是否认同哈马斯,它已经是巴勒斯坦社会的一部分,外人无权决定谁代表人民。”然而,西方的种种举动表明,它们并不尊重巴勒斯坦人民的自主选择权。
民意调查显示,多数以色列人支持驱逐加沙人口,这进一步印证了在权力不对等的情况下,“民主”的虚伪性。加沙这片仅有365平方公里的土地,困住了200万巴勒斯坦人,而以色列军队控制着这里的水电、食品、医疗准入等一切命脉。当以色列通过《犹太民族国家法》将阿拉伯裔公民定义为二等公民时,其民主的排他性已经无需掩饰。
全球南方觉醒:改写殖民剧本
南非向国际法院起诉以色列“种族灭绝”,得到了拉美、阿拉伯国家以及众多发展中国家的广泛支持。巴西总统卢拉痛批美国“拱火浇油”,埃及、沙特等国也公开拒绝西方将冲突完全归咎于哈马斯的叙事。
这种团结是对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的有力挑战。金砖国家扩容标志着新兴力量要求规则平等化的决心。西方必须停止发出“冷淡呼吁人道暂停”的声音,转而要求全面停火,停止对巴勒斯坦人民的压迫。
当印度尼西亚、马来西亚等国家数万人走上街头,声援巴勒斯坦人民时,一个清晰的信号正在传递:殖民逻辑书写的剧本,终将被改写。全球南方国家的崛起,将为巴勒斯坦人民争取公正待遇,实现民族自决提供新的希望。
"
发布于:四川省米升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